營建市場與業主需求的變動不但快速且難以預測,這種高度不確定性,促使人力資源配置必需具備靈活因應環境變化與快速回應的能力。基此互助營造在規劃人才發展策略時,從公司發展目標,連結同仁個人的期望,培訓多元職能與管理才能,並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制度,致力營造多元平等的魅力職場。
我們進用人才,唯才是用,工程的產業特性以男性員工居多,截至2023年底止,互助營造員工人數為819人(不包含集團其他關係企業),其中定期約聘外籍移工190人均為男性,本國籍629人,男性436人,女性193人,女性與男性員工的比率為1:2.25;年齡分布上,以45歲以上之中高齡為多數,中高齡職場經驗豐富、工作穩定性高,可與年輕員工的熱情、創意互補,透過「青銀合作」及「經驗傳承」體現共好的友善職場。
互助營造依法保障勞工權益,人才聘用以繼續性工作為常態,非繼續性工作為例外,2023年聘用定期約聘人員計有96人,男性50人,女性46人。員工久任、樂在工作,平均服務年資14.4年,平均年齡46.7歲,加上每年定期進行市場薪資調查及依據個人工作表現予以調薪,足以彰顯互助是一個安全又健康的魅力職場。
互助營造多元與包容的職場氛圍,聘僱不同性別、宗教信仰、種族、國籍、年齡與少數民族員工,為組織帶來多元的觀點,共融組成支撐持續成長的助力。2023年分別進用原住民員工7位(占本國籍員工比例1.11%),女性1人,男性6人,以及身心障礙雇用人數7人,(占本國籍員工比例1.11%),女性1人,男性6人。
互助營造在員工職涯規劃與升遷部份,以適才適任為主要考量,建構完善的人才發展規劃,提供員工良好學習環境及軟硬體設施,以多元化的發展方式,提升競爭力。性別並非選任因素,營造業員工的職能特性,使得性別分布以男性居多,2023年非主管女性與男性員工的比率為1:1.57;主管女性與男性員工的比率為1:4.41。
薪酬就一直是社會科學中不斷被討論的重要課題,企業運作在快速變化與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必須藉由組織文化及管理制度使組織發展與員工的績效產出與企業願景及策略緊密結合。互助營造為肯定員工的表現,每年依據公司的目標、市場薪資水平、員工績效等,定期進行薪資調整,確保在市場競爭力且對內具公平性的理念制定薪酬,不因性別、種族、宗教、政治立場、婚姻狀況等有所區別;另為鼓勵同仁在工作上努力表現,依當年度營業實績並依據「員工考核管理辦法」考核結果及「員工薪資調整辦法」於每年度召開人事評議會議,參考物價水準、營造業人員薪資調查及個人工作表現等因素予以調整薪酬,以肯定員工貢獻及激勵士氣,提撥優渥的年終獎金及績效獎金。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2023 年受雇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 52.5 萬,平均年薪 70.3 萬元,2023年互助員工平均年薪 113萬元,高於主計總處公布全產業員工平均年薪。
互助營造向來將「人才培育」視為經營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期許持續引進並不間斷的培養優秀人才。為了提供員工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不僅投入眾多人力與資源來建構員工教育訓練的軟硬體設施,培育內部講師,搭配外部資源,提供多元的高效學習管道:在內部網路平台定期發佈如課程、建置KM學習資源資訊、線上研習課程等方式,讓同仁在碎片化的時間裡,進行系統化的學習,並舉辦異業分享交流座談活動汲取成功經驗,進而在工作上獲得更多啟發與執行上的幫助,特制定了五大教育訓練體系,希望透過垂直與橫向的整合,使其在工作上能勝任愉快。
互助品牌的優勢是靠實力、經過長時間的考驗而建立起來的,為了落實層峰所揭示「打造有執行力與嚴明紀律的一流團隊,自然形成講求紀律及展現高效能行動力之互助文化」,特制2007年訂定「員工績效評核手冊」,讓主管與部屬共同來討論,決定考核的項目、工作目標設定 (需要符合「SMART」原則) 及績效評量的標準,並持續性強化個人的專業職能,藉以提昇組織績效的過程,它對提昇員工工作績效的助益如下:
1.藉由討論的機會,澄清本身工作的內容、職責範圍,以及主管的期許。
2.透過績效面談,了解自己的工作成效及如何自我改進。
3.提供主管一項重要的資訊,在用人上,可以有較客觀、公平的標準,如升遷、工作調動等。
主管在執行績效評核時,掌握下列三項準則:
1.確立方向-在週期開始時,與部屬達成績效共識,並承諾對績效目標負起責任。
2.確保成功-在整個週期中,持續性監控與回饋,對部屬給予適時的指導並作出調整,以確保方向正確。
3.鼓勵進步-在週期結束時,進行績效評估,強調成功並鼓勵績效改進。
員工的考核制度分為新進考核、職務調動考核、期中考核及年終考核四種,統合為年度績效,其結果將影響員工年終獎金計算,亦為年度調薪及職務升遷之參考標準。績效考核的結果會反應在員工的薪資調整或職位升遷調動或培訓計劃上,員工可從自己的考績了解本身工作表現在組織架構中之相對水平與貢獻,知道未來如何改善。針對績效需要改善者,單位主管應與當事人進行工作績效改善與檢討,且需要符合「SMART」原則,並將書面記錄呈報上級主管核閱。
互助營造為安定員工生活,激勵工作士氣,員工到職即享有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團體保險(含意外險及醫療險) 等相關福利措施,團體保險費由公司全額補助,讓員工無後顧之憂。並依法提供員工特休假,鼓勵員工預先妥善安排休假,以及每月提撥退休金,按薪資之6%提撥至勞工保險局之個人退休金專戶,讓員工能無後顧之憂。同時成立員工福利委員會,辦理多元的福利服務。
我們支持員工對家庭的照護及進修學習成長的計畫申請留職停薪,原則上最長不超過兩年,育嬰留職停薪期滿後,公司會安排回任單位及職務,2023年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共有4人,今年度實際復職共計3人
互助營造將安全融入經營理念中,以營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為企業目標,並依照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3條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12-2條規定導入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國際認證、CNS 45001【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國家標準,提升職安管理績效,針對高風險工項推動施工中工作危害分析(JHA) (Job Hazard Analysis) ,藉由辨識危害後導入各項防護設施(工程/管理控制、個人防護具),以期降低工程風險,避免危害發生,確保工程施工順利、人員、財產安全,朝著「零災害」的理想目標奮發邁進。前述之ISO 45001及CNS45001之活動及工作場所範圍為土木工程、建築結構和建築管理之工項,工作者係包含本公司之員工及工作或工作場所受組織所管控之工作者(包含承攬商之勞工及協力廠商),但未包括非受公司管控協同工作者,但可能受公司之營運、產品或服務等活動之職業安全衛生衝擊者。
員工的健康就是公司的健康
有健康的員工,才有穩健成長的企業。互助營造自1949年創立以來,珍惜人本價值,積極創造快樂的工作環境,讓員工不僅在工作舞台上盡情表現,又能擁有完整的個人生活。除了法定的全民健保及勞工保險外,額外提供同仁優於同業的團體保險與意外保險,使同仁有更完善的生活與安全保障。另外,自1991年即前瞻性提供優於法規的員工健康檢查頻率,每年定期安排特約醫療院所進行健康檢查,為每個人的健康做最健全的把關!
近年來聘請醫護人員臨場進行個人健康諮詢服務,即時、個別化的健康建議,解答疑問,提供同仁相關指導。透過分級管理方式,了解員工健康問題,著重預防重於治療的概念,有效進行疾病預防與控制。
其次,互助營造為協助同仁因應少子化、人口老化衍生之衝擊,導致擔負愈加沉重,2015年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實施計畫」,結合社會與內部資源,建立溫馨關懷的工作環境,提供工作輔導 (由單位主管擔任)、醫療諮商(由臨場醫護人員協助)、財務諮商(由財務主管協助)及法律諮商(由法務主管協助)服務。
工作與生活平衡實施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