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營造創立於 1949 年,在台灣是登記甲級的綜合營造業。創立初始,篳路藍縷,深刻體會須靠群體力量合作方能開創美好人生及成功事業,因此將公司命名為『互助』。創業至今歷經無數磨練與挑戰,互助營造倡導創新研發,堅持高品質的施工標準,並透過施工經驗的累積與傳承,發展更進步的營造技術,穩紮穩打誠信經營。
營業項目:◆建築工程承攬 ◆建築工程承攬 ◆土木工程承攬 ◆水利工程承攬 ◆統包工程承攬 ◆營建管理
董事會運作依照相關法令、公司章程之規定行使職權,並藉由董事在各領域之專長及產業經驗,互相交流與溝通,善盡監督管理之責任。董事會由 6名董事組成,每屆任期 3 年。職權包含經理人任免、制定營業計畫、重要章則及契約核定、預算決算審定、盈餘分派、資本增減、永續議題推動(包含溫室氣體盤查、公司治理、利害關係人溝通、誠信經營…)等。
互助營造期望為股東、員工、社會創造最佳價值及利益,所有董事成員均具備執行業務所必須的知識、技能與素養等攸關營建決策的專業能力,領導互助營造全體成員邁出與時俱進的每一步。
2024年度董事會平均出席率為85%,經營管理會議共開會12次(每月一次),由各專責單位主管與專案人員與會,追蹤各專案施工營運狀況及永續發展推動工作執行現況。
歷久彌新的互助精神即以永續實踐「互助、利他」的社會責任為願景,永續推展組織架構係由總經理秉承董事會決議,由上而下貫徹企業永續策略。
本公司經營團隊由董事會充分授權,負責公司營運以達目標,創造企業最大價值。此外,本公司並藉由內控系統、規章和制度之確實執行,降低營運過程中可能產生之風險。
安全第一、品質至上、工期為先是我們的承諾與堅持,強化競爭力,誠信、專業、創新、傳承是互助人的基本要求,在此價值之上,互助不斷強化人員的素質與能力,追求以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工程技術,善用科技工具,創造差異化,成為客戶的唯一並以超越客戶期待的成果回饋業主。
(一) 本公司財務結構健全,自有資金充裕,無『列為拒絕往來之紀錄』。
(二)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相關數據優於同業平均標準。
(三) 銀行信用良好,可融資額度充足。
(四) 保持定額營運週轉金,無流動性風險相關問題。
(五) 財務操作以穩健保本及避險為主要考量,向來未投資高風險性資產。
(六) 下表為本公司近年(2020年度~2024年度)財務報表資料。
營造業是高風險行業之一,企業在營運過程中常會遭遇到許多可能威脅經營的不確定因素,互助營造為強化公司治理並健全風險管理作業,以合理確保本公司永續經營與發展,已於2018年5月14日董事會決議通過訂定「風險管理及危機處理作業守則」,並透過風險評估及辨識、確認、擬定措施、定期檢視,以落實風險管理之執行。
互助營造參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致力於提升公司治理績效,確保企業長期永續發展。在氣候治理方面由董事會作為最高的指導機構,並由ESG推動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監督與關注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並設定短、中、長期目標,進行氣候策略的設定與優化,期望能降低氣候變遷對財務的影響與衝擊。
本公司參考「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Recommendations of the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鑑別對本公司重大之關鍵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並依據辨識結果執行相關因應方案。
互助營造參考TCFD架構評估氣候變遷相關轉型風險,並衡量與公司本體、供應鏈以及相關產業所面臨的氣候變遷衝擊,藉由氣候相關之財務揭露與利害關係者進行溝通。互助為展現與全球共同承擔減緩氣候變遷的責任,已正式將溫室氣體與氣候變遷的議題納入ESG工作小組中之「綠色低碳」小組之討論議程當中,提出綠色工程精進方案、評估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研擬節能減碳等計畫。本組受管理部所監督,定期向董事會呈報溫室氣體管理效益與氣候變遷之因應成果,作為公司長期因應氣候變遷風險策略擬定的參考基礎。
互助營造長期關注經濟、環境保護、永續管理等政策與可解決問題方案,施行減碳、節水與節電等相關專案,同時致力於節能工法導入與替代性服務並行,保持應對氣候變遷之韌性及建立企業永續文化。依據TCFD執行氣候相關風險/機會的鑑別與排序,並參酌有關單位氣候風險與機會研究報告,透由公司高階主管會議,評估氣候變遷風險與因應措施,找出因應氣候變遷的潛在危機與可能機會。
透過縝密的蒐集與參酌多元資料來源,審慎透過4個評估步驟梳理與分析12項風險議題與8項發展機會,並藉由內部跨部門討論與分析出5項重大危害風險及高潛力發展機會。
進而針對風險我們戒慎恐懼,提出妥善管理方針與執行損害防阻工作;面對機會我們積極作為,透過內部議和及早發展。
因應全球環境變遷及外在競爭趨勢,促進業務經營深化、多元化,公司將營業部門劃分為「營業建築部」與「營業土木部」,不僅能提升服務品質,也能確保為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方案。營業建築部又區分為一部及二部,針對「高科技廠房」我們有經驗豐富的團隊,提供給業主系統性的施作方法,達到高科技產業對快速的需求;針對「辦公、住宅、大樓等」,我們有專業的團隊,協助客戶進行預算編列與工期推估,面對不同客戶皆能滿足需求。
具體的合作案例顯示,企業如何靈活應對市場需求並達成良好的合作關係,以新光為例,公司協助其進行試樁施作、建管跑照及危評需求等工作,與業主建立了深厚的信任關係,並成功接手施工任務,這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專業形象,也加強了與客戶的長期合作基礎。
與黑松業主則在數位轉型議題的交流中,進行工具推廣與人員培訓,並針對數位工具的問題點、執行成效與挑戰進行深入交流。這樣的交流模式不僅深化了與業主的關係,也讓彼此員工能夠更好地掌握新技術,提高工作效率。
同樣,鈊象公司對其新購入的辦公大樓進行規劃與重整,協助評估施工方法、費用及工期,並保持聯繫,為未來可能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在面對第一銀行外牆鑑定後的改善需求時,公司提供了多方意見與包商資訊,協助業主解決瑕疵問題,顯示出公司在處理問題上的專業性與細緻度。這些合作案例彰顯了如何靈活應對不同需求,並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策略,最終達成雙贏的局面。
總結來說,在應對環境變遷與市場競爭時,不僅要依靠專業能力,還需要靈活的應變策略與長期的客戶關係管理。這樣的策略不僅能幫助公司在短期內取得成功,更能在變化萬千的市場中穩步前行,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互助營造業務涵蓋公共工程、科技廠房、辦公大樓、集合住宅多樣化工程,產業供應鏈涵蓋上、中、下游之專業材料、專業工程、勞務、設備等供應商及分包商,供應商管理方式為依據「分包商管理作業辦法」,針對工地作業之供應商或承攬商,執行包括分包商資格審查及登錄、招標承攬、分包商評鑑及處置作業。同時為確保供應商瞭解企業社會責任暨道德規範標準的要求,制定供應商管理政策,要求供應商遵循從業道德規範與行為準則要求,符合人權、衝突礦產規範,持續進行永續風險評估,簽署「供應商行為準則」承諾書,與上下游企業共同踐行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社會責任,打造綠色供應鏈及永續風險控管。
2024年度採購發包件數共計1,194件,合計採購金額172億1,607萬元,均為台灣廠商得標,在地採購率為100%,2024年度全年綠建材標章採購金額達4億6,225萬元。
互助營造持續追求公司與協力廠商互助共好的目標,與協力廠商秉持誠信經營的原則合作共事。要求協力廠商合作的過程中,秉持公平、誠信與透明的方式進行,雙方均不得做出違反誠信、不法或違背義務的行為,亦不得透過操縱、隱匿、濫用其基於職務所獲悉的資訊,對重要事項做不實陳述或進行其他不公平的交易方式,以維護雙方合法的權益。
分包商資格審查及登錄、招標承攬、分包商評鑑及處置作業。同時為確保協力廠商瞭解企業社會責任暨道德規範標準的要求,制定協力廠商管理政策,要求協力廠商遵循從業道德規範與行為準則要求,符合人權,持續進行永續風險評估,簽署「協力廠應商行為準則」承諾書,與上下游企業共同踐行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社會責任,打造綠色供應鏈及永續風險控管。
為進一步強化了對永續供應鏈的管理,特別引入永續供應商自評調查,來提升供應商對永續議題的了解與重視。這項調查旨在評估供應商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表現,並促進他們在這些領域的持續改進。
因為供應鏈的永續發展是實現公司整體永續目標的關鍵。因此,不僅要求供應商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還鼓勵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減少環境影響、提升社會責任感和加強公司治理。
2024年度第一次向供應商發出了717份有效自評問卷調查,並成功回收了170份問卷,回覆率23.7%。
通過這次自評調查,發現大多數供應商對永續議題都有更深刻的理解,並開始採取具體行動來改進他們的ESG表現。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這項自評調查,並與供應商密切合作,共同實現更高的永續發展標準。只有通過整個供應鏈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長期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