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動

給災民一個安心的家:互助營造在0403花蓮震災後的溫暖行動

【行動,是我們最誠懇的語言】
我們想重建的不只是房子,而是所有人對未來的希望

2024年4月3日清晨,一場規模7.2的強震重創花蓮。地層劇烈變動,造成建築結構受損、交通中斷,對當地社區與民眾的生活帶來嚴重衝擊,也使許多家庭面臨居住安全的危機。
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災害,互助營造再次迅速投入災區第一線。身為長期深耕營建領域的專業團隊,我們深知,重建不僅是工程任務的啟動,更代表著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具體承擔。
在最短時間內,互助營造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攜手,聯合多家長期合作的營造夥伴,於一週內迅速成立「花蓮震災修繕團隊」,設立專案據點,正式展開災後修繕與原地重建工作。自2024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短短兩個多月內,我們完成了460戶住宅修繕作業,其中互助營造承接110件修繕案(其中兩件為原地重建案),總共累積投入1,715人次的出勤數量。

這不僅是行動效率的展現,更體現互助營造作為企業公民對地方社會的實質回應與承諾。在每一處受損環境中,我們看見的不只是災後的痕跡,更是對重建生活秩序的渴望。我們致力於重建的不僅是安全的建築空間,更是災民重新安身立命的基礎,與其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搶修不停歇,關懷不缺席】
從震災現場到災民心裡,我們用行動守護每一份安心

互助營造在協助災後重建的過程中,除持續投入修繕工程外,團隊亦實地訪視安置點,針對生活條件較為困難的家庭,主動提供基本生活物資,協助緩解日常所需,讓受災戶在艱難過渡期間,仍能感受到社會的支持與陪伴。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是我們作為企業公民,對災區居民所做最真誠的回應。

【給阿伯一個安心的家】

第一次踏進那間屋子,實在難以置信:後半段屋頂早已塌陷,小樹從屋內長出;遮蔽處僅剩的狹窄前房舍也破爛不堪,室內沒廁所,阿伯只能用報紙包裹,這樣的生活,竟已持續多年。地震侵襲後,神龕歪斜室內危急,成為壓垮他世界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決定:不是修,而是重建。結合了花蓮縣市政府、民意代表、地方里長同心齊力,原地原貌動工重建。
新家落成。那天,阿伯眼眶泛紅,滿意的對我們說:「我從沒想過,還能有個真正的家。」

【安心落腳,從此不再流浪】

曾是遊民的阿伯,經由社會局安置,暫居於一處老舊小屋。屋頂腐壞,地震過後,水塔就壓在爛木屋頂上,岌岌可危,無奈風雨無情,人卻沒有退路。
我們決定拆除腐朽木作,重建輕鋼構小屋。歷經與鄰居溝通、水電申請等難關,一點一滴地打造一個可以穩穩落腳的家。
完工後,樂觀的阿伯邀請大家:「中秋節來我家烤肉吧。」那一刻,我們知道這不只是房子,是他願意邀請別人進來的「家」。

【在廢墟裡種下安心的種子】

一對原住民老夫妻,長年住在荒廢的大院裡,因體力與經濟條件受限,無力整理環境。隨著時間推移,屋內外早已堆滿鏽蝕的鋼構與雜物,房屋結構也因老舊而坍塌破損。地震發生後,情況變得更加危險,居住環境岌岌可危。
我們立即著手清除危險廢材、拆除鏽蝕鋼構,並補強主體結構,替他們加建了廚房雨棚與全新的衛浴設施。
我們修的不只是房子,更是老夫妻對晚年生活的一份安心與尊嚴。

75周年/75萬cc愛心捐血活動

互助每年均定期舉辦愛心捐血公益活動,並在重要周年慶時隨著創立年歲加碼募集,因此,75周年,我們設定了75萬CC的捐血目標。
捐血活動從4月29日在總公司展開,持續兩個月,分別在新竹老爺、知本老爺、北投老爺、礁溪老爺及台北、台南、台中、高雄等地的捐血車進行。我們號召熱血的同仁和民眾一起挽袖捐血,為台灣血庫挹注熱血。為答謝熱忱捐血者,捐血250CC者將獲贈台灣視障協會新北市愛幸福庇護工場製作的「愛幸福手工皂」,再加贈「台北必買名品-老爺牛軋糖」。
41天的募集時間,我們總共募集了81萬7千CC的捐血量,相當於3,268袋血液,超越了原訂75萬CC、3000袋的目標。這次活動不僅僅是數字上的成功,更是一次愛心的盛會。感謝互助夥伴、老爺集團同仁及社會各界充滿愛心的民眾共襄盛舉。特別是今年選購的捐血禮「愛幸福手工皂」,更是將愛心推廣至幫助身心障礙者朋友達成自力更生的目的。

綠化植樹 保育國土生態

互助自70周年慶(2019年)起,每年皆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進行植樹綠化公益活動。延續2019~2020年在台中高美濕地、2022年於高雄田寮區種植,今年經多次實地踏勘後,選定屏東分署轄區,認養3年造林撫育工作,認養面積0.0974公頃計195株林木。
此次種植地點高雄市田寮區大部分為泥岩地質分布,由於其顆粒細小、顆粒間的膠結鬆散,透水性差等特性,遇水後極易發生泥流、土石、植披持續崩落等現象。近年來林業署分年逐步規劃造林,我們選擇在此處植樹復育,增加綠覆面積,維持土砂捍只保安林功能,防止泥沙淤積與維護附近居民安全與健康。
2024/06/19植樹活動日正值梅雨期間,但卻是南部適合植樹的時間。總公司由黃一昌副總帶隊、工地由高雄台積F22邱怡誠督導帶領主管及同仁們,一起與林業署屏東分署同仁共同種下白千層及桃花心木等適地適木樹種,未來在林業署專業造林撫育永續經營下,維護林地綠覆並發揮災害緩衝功能,屏蔽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林木同時具持續性碳吸存功能,成林後更能提供健本活動由林務局提供土地,互助營造贊助經費,雙方齊心協力,藉此拋磚引玉,帶動社會的省思與參與,共同來呵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捐贈物資與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自2016年起,互助與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攜手合作,致力於照顧偏鄉的弱勢族群。透過捐贈工程材料車、資金及物資,幫助修繕和建構能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家園。今年,我們依協會需求贊助兩台冷氣給台東鹿野重建戶,讓準備應考的兩位孩子擁有更舒適的讀書空間。

認購「互助米」捐贈安德烈食物銀行

秉持著「互助、互惠」的精神,互助繼70周年後,每年認購南投互助村生產的稻米,並透過安德烈慈善協會將這份愛心分送到弱勢家庭。2024年為慶祝創立75周年,擴大認購量達3,400公斤,換算成包裝米為1,700包。
10/22,吳豪卿總經理帶領富融副都心、四零四工地及管理部同仁前往安德烈慈善協會,進行了一場簡單而溫馨的捐贈儀式。1000包2公斤裝的「互助米」將透過他們傳送給需要的孩童和家屬,希望這些米能為孩子們帶來更多的溫飽和快樂。

互助營造x互助國小 愛在互助 溫情相遇迎接15周年

源於互助六十周年的公益關懷,因著同名的緣份,我們認養互助國小已邁入第十五年。為了慶祝這個特殊年度,我們在「互助日」的約定下,於11/9集結了施工六部及總公司同仁和眷屬約90人,在林志聖董事長賢伉儷、吳豪卿總經理、李群英執行副總及郭鑑智副總的帶領下,前往位於南投仁愛鄉山區的互助國小進行交流同樂。
不同於往年的迎賓舞,今年互助小朋友們以傳統賽德克舞蹈為活動揭開序幕。隨後,在偌大的操場上,大小互助人攜手排成「15」字樣,留下周年紀念。
步入學校禮堂,小朋友們用口簧琴吹奏傳統歌謠,熱情地歡迎我們。董事長也親自頒發獎學金大紅包給予最實質的幫助。之後移步至文化教室,驚喜地發現這裡與以往大大不同,明亮且涼爽的環境正是今年我們為互助國小修繕的成果。在教室裡,我們品嘗了美味的原住民風味餐,佐以小米酒與白蘭地,餐後的爆米香製作也在這個空間,大夥在充滿由互助米蹦出的米香氣味中,體驗簡單的DIY樂趣。另一邊的操場上,大家輪流體驗傳統的射箭活動。
回顧這十五年,除了因疫情而中斷的那三年,我們每年都上山享受與互助國小師生共渡的快樂時光,也見證了逐年進行的修繕計畫,讓互助國小在硬體學習環境的顯著提升。

贊助賽德克中原部落「傳統家屋」重建計畫

南投仁愛鄉中原部落一直希望在部落裡搭建傳統家屋,作為文化傳承的場域,但因經費短絀,短期內難以實現這一計畫。互助知道此計畫後,本著ESG精神,擴大關懷互助國小周邊的部落和社區,決定贊助所需經費,使搭建傳統家屋的計畫得以實現。
原住民的文化從家開始。過去,搭建傳統家屋是為了居住;而現代搭建傳統家屋,則是為了作為文化傳承的基地,喚醒部落族人的文化記憶。其建造方式往地下挖深約2米,以粗壯的木材和石板推疊作為地基及建築的主體結構。傳統家屋的建造完全不需要使用鋼筋和水泥,木材的銜接也按照傳統原住民的建造工法完成。
這座依傳統工法復刻搭建的傳統家屋已於2024/10/08動土、10/14舉辦開工立柱儀式,12/31舉行完工祈福暨啟用典禮。
關懷偏鄉教育、實踐社會共好,互助一直在公益這條路上擴大正向影響力,並攜手同仁讓愛向下扎根,創造出1+1大於2的社會影響力。

參與協會

為促進工程營造業的發展,本公司積極參與各項公會、協會、學會等,並與產業成員進行溝通與交流。響應政府要求,及關注的議題包括企業永續、技術創新、環境永續及氣候變遷等,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言,共同肩負企業社會責任。
互助期許在工程領域有所貢獻,不論在學會政府單位及公會上,均能獲得各項殊榮及肯定。